Search

功課無間做,成績就會好? (3/3)|POPA

  • Share this:

過去兩集,我們先後從定量(Quantitative)和定質(Qualitative)兩種不同的研究方法,去討論功課的效用,反思我們為過量功課所付出的代價。

今集我們則追本溯源,認真細看學童每天花上大量時間和精力應付功課,其實都在做些甚麼?何謂一份「好功課」?到底如何控制功課的數量和質量,才能令功課達致有意義的目的(meaning) 和效果 (effect),不讓孩子的努力白費 ?

上述這些問題,許多家長連想都沒想過。因為我們都相信學校的老師會有專業判斷,但事實是否如此?

參考資料

Bennett, S., & Kalish, N. (2006). The case against homework: How homework is hurting our children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. New York: Crown.


Tags:

About author
幾個家長走埋一齊,將從閱讀所得的知識整合,化繁為簡,與大家分享正面育兒(POSITIVE PARENTING)的資訊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幾年前,初為父母,第一次抱住自己的孩子,發覺養育、教育孩子,是一門高深學問。時代不同,父母對我們的一套,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,亦未必適合。因而開始閱讀育兒書籍、兒童心理學等文獻,發現學術界近年對兒童成長發展的深入了解,其實對家長們極為實用。 但現今父母日日為口奔馳、回家要湊BB都已經筋疲力竭,哪有餘暇、精力去搜尋、閱讀又長又悶的學術文章?於是,我們幾個家長,以正面態度去養育孩子為前題,將自己從閱讀所得的知識,透過輕鬆易明的手法,與各位關心孩子成長發展的父母,分享實用資訊。 POPA Channel 亦因而誕生!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Official Homepage: http://popa.hk 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popachannel
View all posts